● “醫心醫意 ‘手’護光明”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走進吳山廣場🧔🏼,獲人民日報新媒體等點贊
7月6日,烈日驕陽,我校團委組織康復技術系“醫心醫意 ‘手’護光明”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走進吳山廣場♨️🏕,中醫推拿、健康宣教、康復訓練等專業服務讓社區老人紛紛豎起大拇指。
● 尋覓傳統文化 藝術賦能鄉村——“燈盞太公IP文創設計”團隊暑期社會實踐
百年芳華映初心,筆墨丹青頌黨恩。我校“燈盞太公IP文創設計”團隊來到杭州臨安區上田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👩🏿🎓,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,對“燈盞太公”的民間故事進行調研,並設計“燈盞太公”IP形象和相關文創產品。團隊走進地方展覽館,和村委村民深入交流🧞,尋找村中最年長的老人➔,借助《錢氏宗譜》追溯村子四百多年的歷史。團隊成員運用藝術設計技能,細化作品顆粒度,將IP文創作品融入農產品包裝🚴🏿♂️👩🏿🔬、文創產品🤵🏿♀️,設計多形象的“燈盞太公”IP形象套裝📒,開發定製IP農產品包裝👨👩👦👦、十八般武藝盲盒、魚坑尋寶等文創產品,實現文化與農業、旅遊業的結合🧑🏼🦱。拓寬鄉村經濟發展路徑,提升村民經濟收入,助力鄉村振興🤏🏿。
● “尋古籍,數未來”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走進紹興越生美術館
為更深入了解中華珍稀古籍的保護與傳承⚱️,6月29日,我校“尋古籍🎬,數未來”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前往紹興越生美術館,展開古籍數字化尋訪調研,了解中華珍稀古籍保護和傳承工程。瀏覽“浙江越生文化傳媒集團中華珍稀古籍數字倉庫”,如同漫步在歷史長卷中。宋代《中庸輯略》《周禮十二卷》等文集有序排列在電子書架上👨🏻💼,我校暑期實踐團的成員們用手輕輕一揮,電子書便一頁一頁、圖文並茂地呈現在眼前。目前,中華珍稀古籍保護工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新型古籍保護方式也在逐步推行🐻,後續“尋古籍🚣🏽♀️,數未來”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將繼續走訪杭州國家版本館、圖書館💇♂️、博物館等地,深入推進古籍數字化的調研工作。
● “藝心相伴實踐團”暑期點亮養老院
實踐團隊由數字媒體藝術設計、特殊教育🪕、手語翻譯🐝、中西面點工藝等4個專業的7名學生組建,以“愛無障礙🚀,情滿夕陽”為主題🌝,走進杭州錢塘區和禾頤養中心與西湖區府苑社區🏝,通過手語教學🧲♟、紅色記憶分享和集體遊戲等多樣化的專業實踐和情感交流形式“以殘敬老”“以特愛老”✵。團隊成員們充分展示了特殊職業教育的專業技能和奉獻精神🏊🏻♂️,提升團隊凝聚力和合作能力,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貢獻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