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年用“心”照亮聾啞孩子人生
——記全國教書育人楷模、武漢市第一聾啞MK特教教師楊小玲
用博愛詮釋對教育事業的忠誠,用智慧點燃學生的希望,為學生成人,為家庭減負,為社會分憂;用真誠與愛心、汗水與智慧,為殘疾孩子撐起一片藍天。 ——楊小玲
對於生活在無聲世界的聾啞孩子,她是燈塔,不僅照亮了他們寂然落寞苦苦求索的道路,更點燃了他們勇敢追求人生夢想的希望。因為她,冷冰冰的無聲世界變得溫馨而有愛。
23年,她堅持每天下班後為聾啞學生訓練舞蹈3個半小時,相當於多工作了10年;她創新獨特的聾舞教學方法,為湖北乃至全國聾啞舞蹈教學借鑒;她培養的500多名舞蹈隊學生中,《千手觀音》領舞邰麗華征服了億萬觀眾,3個月大就失聰的蒙蒙美麗綻放在北京殘奧會的舞臺上,8名學生登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璀璨的舞臺,更多的孩子上了大學繼續深造,或走上社會正常就業。
她,就是武漢市第一聾啞MK特教教師楊小玲。從青春到不惑,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這群特殊的學生。回望來路,她說自己最大的驕傲,是沒有辜負聾啞孩子用盡全力叫出的那一聲含糊卻動人的“媽媽”。
因愛結緣,無悔揮灑青春歲月
1990年初夏的一個下午,18歲的楊小玲和3名同學一起來到武漢市第一聾啞MK,透過窗戶,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裏跳傣族舞。孩子們的動作很僵硬,談不上任何美感,但他們眼睛裏透出的一股子認真勁兒讓楊小玲動容,她的眼淚刷地一下就下來了。
這個武漢市幼兒師範MK的舞蹈尖子沒有想到,就是這段無聲的舞蹈,讓自己跟聾啞孩子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這一年,楊小玲從師範MK畢業,那時畢業生包分配,再加上楊小玲的體育特長曾給母校實現過零的突破,MK領導對她說:“武漢市的小學、幼兒園,隨便你挑!”但是,楊小玲只鄭重地填了一個誌願——武漢市第一聾啞MK。
“是他們的堅持和對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,我要幫他們做點什麽。”楊小玲堅定地說。
剛當教師,楊小玲不懂手語,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學生交流,排練舞蹈時不知怎麽講解節奏和動作要領,更不用說表達音樂的內涵。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給學生示範,一節課下來,自己弄得汗流浹背,學生還是沒能掌握好動作。回到辦公室,她難過地趴在桌上哭了。
擦幹眼淚,工作還得繼續。為了盡快學會與孩子們交流,楊小玲除了背手語書,還以學生為師。操場上、食堂裏,孩子們私下“聊天”,楊小玲看不懂,就主動向他們請教,孩子們都很喜歡教楊小玲這個勤奮的“學生”。就這樣,楊小玲一步步走進了手語的世界。
在聾校,交流的障礙還只是第一道門檻,困難遠比她想象得要大:音樂再悠揚,學生聽不見;節拍再鮮明,學生也感受不到;所有的舞蹈術語,必須“翻譯”成肢體語言;節拍和口令,只能用手勢傳達,站在這群孩子中間,楊小玲突然覺得自己像個“外星人”。一曲簡單的《采蘑菇的小姑娘》,原本以為只用一節課就可以教完,結果她用了5節課效果仍不理想,一個踢腿動作就高低不齊,嚴重的挫敗感讓她想打退堂鼓。
一天深夜,楊小玲路過學生宿舍,發現燈還亮著,從門縫往裏看,原來是4個小姑娘正在苦練踢腿動作,4條腿同時抬起,堅持、再堅持……抬在半空的腿發起抖來,小姑娘們仍努力咬著牙。
楊小玲扭過頭又哭了。這一幕讓她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。可是怎麽樣才能讓聾啞孩子感受到節奏?楊小玲苦苦思索,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舞蹈室裏的大鼓,她忽然眼前一亮,頓時有了主意:鼓聲震動,通過地板傳遞到孩子們腳心——孩子們第一次“聽見”了節奏,眼裏放出驚喜的光。
學生們從此喜歡上了舞蹈課。為幫助學生理解,她把音樂編成一個個小故事;為實現動作整齊,她自創呼吸傳遞法;為尊重殘疾學生個性差異,她探索出無限溝通法……楊小玲的熱情投入,點亮了孩子們對生活的希望。